美国当地时间上周四的交易日当中,阿里巴巴集团的股价继前一交易日下跌之后迎来更大幅度下滑,股价跌破90美元/股,全天暴跌8.78%,市值蒸发217.1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57亿元。如果加上前一个交易日蒸发的市值,在美国股市最近两个交易日当中,阿里巴巴集团市值蒸发掉了2044亿元。紧接着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在工商总局亲自会见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经过几个回合的“交手”后,双方做出和解姿态。工商总局局长对阿里既进行了肯定,又指出其问题。马云则表示,将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加大投入打假。
在2015年里阿里很可能开展有史以来最大力度的打假行动,作为一名触网多年的老网商我表示期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打假是众望所归,民心所向。
关于打假这个“历史遗留问题”,我觉得要多方面的来分析处理,不能用一刀切的方法来治理。在我多年的触网经验中,可以说受到各种假货和不诚信行为的侵害,有的时候跟商家沟通或者平台申诉可以解决,有的时候遇到不讲理的商家或者网站处理起来就很费劲了。除了国家执法机关的介入和管理之外,平台、商家、买家三方的监督和约束对于抑制假货和不诚信行为会有更大的帮助。
商家教育和平台自审相结合
老话说“不知者无罪”,在商家没有熟知平台规则之前如果犯错可以原谅,但是如果由于平台机制不完善导致诚信商家和无辜顾客受到侵害就是平台的错了。
第一,我建议平台要加强经营规则的制定,特别是开店、上传图片、商品说明等重要环节,一定要先从源头上加以遏制,这部分可以找各个商品类目的热心商家、法律专家、监管部门一起讨论框架性条款,然后在日后运用中不断的改进。
第二,定期邀请平台商家学习新的规章,并强制要求参加考试测评,对于未考试和考试不合格的商家要求定期重修或者关店。在平台规则学习通过的情况下,如果遇到明知故犯的情况就不应该姑息了。这样可以从源头上杜绝小部分商家耍小聪明投机取巧销售假货的行为。
商家相互监督
电商的发展非常迅速,阿里巴巴2014年在中国零售平台的商品总交易额同比增长了49%,并且年度活跃买家在2014年增加到3.34亿人,同比增加45%。对于阿里这个巨无霸来说,管理一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小二人手不足的情况下,不能完善的处理不诚信行为其实可以理解,但是对于买家受到的伤害我们又责无旁贷。所以我建议增加商家相互监督机制,类似垃圾邮件的处理方式,把监督和举报的规则交给一线的卖家,让他们一起维护自己的利益,提升商品质量,从而保证买家的利益。
这一点我觉得是抑制假货和不诚信行为的关键一步,一定要重视来至同行特别是高级网商的建议和投诉。不让老网商心寒,才能维护买家利益。
图中商家以劣质商品冒用KO裤钩
冒用KO裤钩的商品名称欺骗消费者
对卖家投诉“0”容忍
无论商家在电商平台销售的是什么商品,最终验货的是买家,所以来至买家的信息更是全环节的关键。电商平台在处理用户投诉和评价的时候要格外留心。我建议要平台建立低分店铺定期清理机制,对于各项评分严重低于行业水平和收到售假差评的商家严格清理,发现一起立即封锁永不解封。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严格的惩罚制度,就不会有效的抑制售假和不诚信的行为。
全网一起行动
关于此次淘宝假货门,我觉得阿里有点冤,假货这件事肯定不是阿里一家面临的问题。还希望通过阿里近期的事件,可以让全国的电商平台都能从以上三个方面考虑如何完善自己的问题,让全社会一起行为才能有效的减少售假和不诚信商家。
部分电商平台对不诚信行为视而不见
关于打假的一些误区
假货便宜,是民心所向。 谁说假货就便宜,正品就贵?当今网络优质低价的网货比比皆是。假货打着正品之名,坑害的是广大商家和买家的利益,这种不诚信的行为就应该严厉打击。
卖假货的小商家也为电商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没错,这一点不可否认,但是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能因为错误的事情可能带来的一些利益而妥协。假货一日不绝,伤害是所有的诚信商家和消费者。
最后,我倡议所有的电商平台、网商和消费者都加入到打假行动中来,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跟各种不诚信的行为作斗争。